就算人生跌落谷底,也要对世界温柔以待。 作者:洞见叶丫丫 16年前,有个7岁的小女孩因病去世,墓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: 我来过,我很乖。 她是电影《天堂的张望》的真实原型,曾牵动亿万人的心。 看了这部没有任何名气的小制作电影,我的眼泪一度不受控制地
2021-02-09 142
龙8国际 www.longweizulin.com
著名学者许子东曾说:
“看《骆驼祥子》,第一遍看的是斗争,第二遍看的是老舍,第三遍看的是自己。”
《骆驼祥子》是老舍的代表作,被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。
年少时,以为这是一场时代悲剧,为祥子平凡却坎坷的一生而愤愤不平。
长大后,发觉祥子命运的果,早就埋藏在了他狭隘又顽固的认知里。
就像老舍在书中所言:
“经验是生活的肥料,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,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。”
所谓的经验,正是一个人的眼界、见识和思维方式。
你的认知水平,决定了人生结局。
1
认知贫困,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
祥子生长于乡间,失去父母和几亩薄田后,跑到北平城拉车谋生。
他年轻力壮,腿脚伶俐,是车夫里一等一的好手。
他也没有其他车夫的不良嗜好,烟酒、赌博一概不碰,只想买辆属于自己的洋车。
花了三年时间,祥子终于买下了新车。
这本该是件好事,但他却开始沾沾自喜起来,觉得再没什么事能难住自己。
他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天到晚围着车打转。
春雨迟迟不来,庄稼收成不好,粮食都涨了价钱,他丝毫不放在心上。
战争的消息频频传来,街上的店铺都关了门,他也完全不当回事儿。
后来,外面传言到处都有士兵抓车,车夫们都不敢再拉生意。
只有祥子对危险浑然不觉,为赚两块钱上了路。
结果,他被士兵们连车带人一同掳走,去部队做了苦力。
新车、积蓄全都没了,留给他的只有一身的伤和满脚的疱。
祥子感慨自己不走运,平白无故遭受欺辱。
但仔细想来,这是他只顾埋头苦干,从来不愿多提升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而导致的苦果。
图片来源:北京人民艺术剧院
就像叔本华所说:
“世界上最大的监狱,是人的思维意识。”
不及时与外界交流,也不留意环境的变化,迟早会被狭窄的眼界拖了后腿。
知乎网友@樱桃讲述过一段经历。
成绩优异的她,初中毕业就被父母逼着退了学。
父母自作聪明地跟她算了一笔账:大学毕业后照样要出去打工,还不如早点去,省得耽误赚好几年的钱。
于是,她安安分分地在一家电子厂当了流水线女工。
当年的她们不知道,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远远超过流水线工资。
看似多赚了几年钱,实则输掉了未来几十年的财富。
赚钱的多少,取决于认知程度的高低。
认知贫困,就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。
活在自己圈定的范围里,以为看到了整个世界。
最终,只会错过大好的机会,误入无底的深渊。
2
认知水平越低,人越固执
祥子从兵营里逃出来时,顺手牵走了三只骆驼。
他靠卖骆驼赚了三十多块钱,手里再次有了积蓄。
可要买辆新车,这笔钱还远远不够。
他只好去洋车厂租辆车,继续卖力气攒钱。
车厂厂主刘四爷,看他为人老实,主动提出借钱给他买车。
他舍不得出利息,坚持要现钱买现货。
主顾方太太想帮他在银行办张存折,既安全方便,又能赚到利息。
他信不过银行,拒绝了对方的好意。
在一位曹先生家里当包月车夫时,他又认识了精通赚钱门路的高妈。
高妈建议他去放贷或起会集资,很快就能凑齐买新车的钱。
祥子依旧听不进去,认为钱只有放在自己手里才踏实。
没想到,一位跟踪曹先生的侦探盯上了他,三言两语就骗走了他的家底。
祥子追悔莫及,责怪命运待他不公平。
其实是他的认知水平太低,导致思维模式单一。
凡事只认死理,过于固执己见,不知不觉就将自己推进了火坑。
图片来源:北京人民艺术剧院
作家张涔汐说:
“龙8国际的认知是一把无形的尺子,它丈量着你对外界判断的结果。”
认知水平越高,心态越开放,越能接受不同的观点,对未来运筹帷幄。
认知水平越低,则处事越固执,不愿接受新的观念,与社会逐渐脱节。
生活中,很多人像祥子一样,被固执蒙蔽双眼,陷入了被动的局面:
遭遇情感骗局,不接受旁人劝告,结果丢掉了金钱,浪费了感情。
信奉“关系至上”,不愿意打磨实力,结果费尽心思找门路,工作也没着落。
处事态度刻板,听不进中肯建议,结果项目出现纰漏。
人应该相信自己,但不能盲目地相信自己。
囿于眼前的世界,看不透万物的本质,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。
打破固执的枷锁,摸清了诸事的规律,才能作出理智的选择。
开阔视野,澄澈心智,生活处处都会洒满阳光。
3
打破认知局限,才能摆脱困境
书中有一个三十七八岁的老姑娘,叫虎妞,特别喜欢祥子。
为了和祥子在一起,她不惜假扮怀孕、倒贴嫁妆。
刘四爷却不同意祥子做女婿,为此跟虎妞断绝了父女关系。
他瞧不上祥子,不是因为祥子没钱,而是在他看来,祥子对世界的看法太局限了,将来很难有什么大出息。
图片来源:北京人民艺术剧院
刘四爷同样出身贫苦,年轻时身无分文地闯荡社会。
可他头脑活泛,善于交际,当库兵、设赌场、放阎王债,赚了不少钱。
入了民国以后,他察觉到巡警的势力越来越大,及时改了营生,开了洋车厂。
经营期间,他从不为蝇头小利亏待自家车夫。
他不仅允许车夫们在厂子里白住,还时常热心地帮他们处理麻烦事。
久而久之,他的车厂规模越来越大,日子也越来越阔绰。
刘四爷目光长远,处事灵活,潇潇洒洒地玩了一辈子,到老了还能衣食无忧。
祥子却眼界狭窄,不知变通,勤勤恳恳地出了不少力气,到头来依旧一穷二白。
认知影响选择,选择决定命运。
看待问题的层次和角度,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别。
图片来源:北京人民艺术剧院
想起电视剧《山海情》里的一个片段。
为帮助金滩村脱贫,凌教授带领村民种起了蘑菇。
随着种菇农户越来越多,菇价被菇贩子从每斤3.5元,压到了不足1元。
村民们一筹莫展,不是任凭蘑菇烂掉,就是赔钱卖出去。
幸好凌教授见多识广,先建起冷冻库,帮村民冷藏鲜菇,又带着团队去大城市推销。
最终,他们顺利打开销路,将蘑菇以更高的价格卖了出去。
跳出思维局限,才能见招拆招,赢到最后。
《跃迁》中有段话说:
“高手并不是能力比龙8国际强、智商比龙8国际高、定力比龙8国际好。只是因为他们思考比龙8国际深、见识比龙8国际广,他们看到了更大的系统。”
心中的边界有多广,脚下的世界就有多大。
懂得把控全局,突破认知局限,财富自会源源不断而来。
《教父》里有句话说得好:
“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,和花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,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。”
人这一生,都是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。
你永远看不到高于眼界的风景,也赚不到超出认知的财富。
思维上的通透与闭塞,决定了物质上的富足与匮乏。
只有不断升级认知,才能突破重重壁垒,站上一览无余的巅峰。
点个赞吧,与朋友们共勉。
相关文章
就算人生跌落谷底,也要对世界温柔以待。 作者:洞见叶丫丫 16年前,有个7岁的小女孩因病去世,墓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: 我来过,我很乖。 她是电影《天堂的张望》的真实原型,曾牵动亿万人的心。 看了这部没有任何名气的小制作电影,我的眼泪一度不受控制地
2021-02-09 142
作者:洞见梦舒 妄求是烦恼的根苗,妄为是取祸的道路。 15年前,热播剧《乔家大院》让晋商奇人乔致庸进入人们的视野。 无数人津津乐道于他巧妙的行商手段,和超前的眼光布局。 然而读了原著才发现,乔致庸所有惊世之举的背后,都遵循着一个原则: 钱财虽多,
2021-04-12 116
作者:洞见念念 被误解,是表达者的宿命。 1848年,小仲马将自己过往的一段恋情,写成小说《茶花女》。 小说一经发表,就轰动了整个法国文学界。 小说的女主玛格丽特因贫困而坠
2021-11-29 100
作者:洞见南风 假如有一天,命运的巨锤突然将你击垮,在最坏的境遇下,你会怎么办? 是从此颓靡沉沦,任由日子越来越糟糕? 还是奋起抵抗,发出对命运的挑战? 在《我与地坛》
2021-11-17 99
作者:洞见许朝暮 1948年,日本作家太宰治写完半自传体小说《人间失格》后,投湖自杀了。 没想到,这部遗作成了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,被列入各种版本的人生必读书目。 主人
2021-09-24 98
电影《静静的顿河》剧照 最早阅读《静静的顿河》是刚念大学的时候,冲着诺贝尔奖的响亮名头去的。那时候读书不问篇幅,多厚的书都敢抱起来就啃,真是充满了饥饿的人扑向面包的激情。当然,重点是看故事,故事好看就看慢点,不好看就读快点?!毒簿驳亩俸印房?/p>
2021-01-08 98
今天的读者,对于《红楼梦》的内容,最明显的印象就是它有两条线。一条是爱情,一条是家政。家政也是政治,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正是把齐家(即治家)与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。 谈到爱情,现在有一种说法,说《红楼梦》是古代的言情小说。因为这里头给人印象
2021-01-16 95
整理作者芊里尧羽 托尔斯泰,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,19世纪中期俄国 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、思想家,哲学家。他描绘了俄罗斯民众广阔的生活场景,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。 代表作有《安娜卡列尼娜》、《战争与和平》、《复活》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
2021-01-16 93